在2015年的感動中國節(jié)目中,有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物,但其中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卻不留真名,成為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標的普通人民-----張紀清。
2014年11月,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(yī)院。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。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。
2014年11月,這位好心人“炎黃”終于現(xiàn)身了,他就是張紀清。他出生貧苦,改革開放后成為鎮(zhèn)上首個萬完戶。手里有些錢他就開始捐款,之后,他又回到了老本行會計,拿的是死工資,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。張紀清在家里明確表示,錢會回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,子女的錢自己去掙?,F(xiàn)在他每個月只有500多收入,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,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,現(xiàn)在還住著過去的老房子,但依舊捐款。
是他讓我感受到大愛深沉。
看過《感動中國》后,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,在感動與眼淚背后,我收獲了心中那無法言喻的震撼。
生活中從不缺乏感動,只不過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,我們忘記了用眼去發(fā)現(xiàn)。